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西街10号院 电话:010-68640609 邮箱:18335187361@126.com
北京东方启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9487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核心技术
-
村镇污水、黑臭水体、河湖治理处理技术 一、纯氧一体化生化工艺 (1)工艺流程: 原水→格网→反硝化集水井(水力平衡器)→纯氧一体化生化反应装置→生物过滤→消毒→外排或回用 (2)技术说明: 微生物在高浓度氧环境里会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和更深的呼吸代谢作用,污水处理的深度、效率更高,剩余污泥的产量更低。利用纯氧生化技术达到高效的生化作用,利用生物的对数生长期实现生物调节,不设调节池,节省占地。 空气中近80%的组分为氮气,常规空气曝气的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因此会排出大量臭气。分子筛制氧机可制得90%以上的纯氧,通过微浅曝专利技术使其绝大多数为生化系统利用,从根本上克服臭气污染问题。 (3)技术特点: (*)生物处理效率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良好、稳定; (*)对流域点源污染小型污水不需铺设排水管网和建设调节池,采用集装式一体化设备景观效果好,占地小,适用于医院及高档小区; (*)无臭气、噪音污染,无需处理大量剩余污泥; (*)采用水力平衡全自动方式,维护管理方便,特别适合乡镇及农村污水。 (4)适用范围: (*)景区及流域小型污水点源污染治理; (*)独立小区、别墅污水处理及中水或景观用水就地回用; (*)水产养殖废水,移动式污水处理平台(环保船); (*)医院及医疗废水处理; (*)乡镇及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小型可生化工业废水处理及回用; (5)工程案例 千岛湖 二、低成本高标准村镇生活污水的一体化高效净水技术 (1)工艺流程图: (2)技术说明: 一体化污水净化系统”由人工湿地工艺演变,系统整合硝化、反硝化、过滤、吸附、微生物分解等工艺,遵照自然生态规律,实现无动力曝气低成本要求。 主体由顶部至底部依次设置:绿化层、粗虑层、快渗生物虑层、第一接触层、慢渗生物虑层、第二接触层、反硝层以及排水层。污水自上而下依次经过各功能填料层后达标排放。 (3)技术特点: (*)依靠填料内外生态系统对富营养污染物快速消化分解和植物吸收,实现工程占地小、景观生态效益好、运行技术简单、运行成本低、易于基建、启动时长短,全面优于传统生化及人工湿地。 (*)灵活的平面布置,极大方便系统的扩建。 (*)可用于水域净化和生态修复、城镇污水处理、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农村联片整治、食品加工废水处理、渔业养殖污水循环使用、景观水循环净化、衣物洗涤厂废水净化等。 (4)适用范围: (*)城镇污水处理:“一级预处理(格栅+沉砂)+生态净水系统”的组合工艺,通过物理和生物降解去除部分污染物后进入生态净水系统。 (*)农村连片整治:可依地势和农村闲散用地,结合经济作物或景观植物的种植进行布建,即大大降低管网建设成本,又避免传统人工湿地的各种问题。 (*)市政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本工艺电费约0.08元/吨水,占地约为传统人工湿地的三分之一,出水COD、氨氮和总磷等主要污染物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可达《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水要求。 (*)初期雨水循环利用:经调节和预处理,对渗滤基质分层适当调整,使上层水快速渗滤至排水层,出水清澈、无色无味,感官上与自来水无异,主要污染物指标满足国家杂用水要求,可直接回用景观、冲厕、卫生清洗、绿化、空调冷却等方面,有效利用水资源,降低水耗。 (*)景观循环水长期使用后,易滋生绿藻或变色。结合绿地建设,合理设置渗滤系统,模拟天然泉水出水,极具观赏性。 (5)工程案例: 钦州市钦北区那蒙镇清窝坪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钦州市钦北区那蒙镇立石坪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三、ERT生态再造(修复)工艺技术 (1)工艺流程: 被污染河湖及黑臭等水体→ERT工艺(原位)→可配合高效理化泥水分离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修复达标 (2)技术说明: ERT生态再造技术以水体复氧为基础,引进生态重构的理念,完全摒弃旧有的治理思路,利用OS3000海星形生物处理器专利技术将传统方法无法有效去除的作为二次污染源的水底厌氧底泥重新激活,并不断恢复其微生物活性,在水中不同区域,形成稳定的从低级到高级的生物链,使天然水体的自净功能得到强化,以达到湖河及黑臭水体治理目的。该技术可将原有河湖及黑臭水体被破坏的生态系统重构再造,并通过人工干预的手段形成更强更稳定的净化生态系统,将天然水体原有的自净能力激发提升数倍,因地制宜解决河湖黑臭污染问题。 反应机理与A2/O法基本相同,但取消水处理单元的界面,打破传统工艺按池、区划分处理单元的思维定式;河湖水由下部进入厌氧层,经物化吸附及厌氧细菌作用,大部分颗粒物被吸附,并消除水中部分有机物;在生物处理器引射作用下,河水与好氧菌构成的活性污泥充分混合,进行充氧,活性污泥絮体中的好氧菌和藻类再次分解和吸收水中有机物;生长变大的活性污泥,在处理器外逐渐凝聚、沉淀、向下运动,一部分被生物处理器再次吸入作为返流污泥,一部分沉入池底,底部污泥经厌氧菌消解成无机物。 (3)技术特点: (*)处理器周围富集大量活性污泥形成高效生化区,沿处理器形成活性污泥浓度及生物种类梯度。围绕每个处理器,均可形成局部A2O工艺单元,相当于水体内无数个A2O工艺单元组合,不断净化水体水质; (*)电耗小,运行费低:引流动力及氧源气量恰好满足建立厌氧、兼氧、好氧生化平衡需要,突破传统气水比的概念。可将河湖及黑臭水体的不间断污染源-厌氧底泥,不断激活成净化水质的生物菌群,成倍强化天然水体自净功能。 (*)该技术的核心部件-海星型生物处理器布置灵活,不受地形地势影响,处于水底,不外露,对水体景观工程无不利影响;核心部件只需用软管与岸上的增氧设备连接,水下无电线电缆设施,安全可靠; (*)岸上增氧设备,无需配套土建机房设施,独立安装,可隐藏于岸边绿植中,基建成本低,对水体景观无不利影响;可根据水质情况,灵活调整生物处理器开启数量,与自控装置、视频控制系统配合,可实现远距离遥控操作,视水质恢复情况间断运行,降低运行成本; (*)可迅速部署于现有被污染的坑塘、黑臭水体、天然河流、湖泊等微污染水体中,除岸边增氧设备外,无需附加基础设施,安装简便快捷,成本低。 (4)适用范围: 根据湖河水体污染的实际情况及不同功能,组合多种工程手段,量身定制独特的综合治理方案,有效解决湖河污染问题,在维持天然水体水质良好稳定的同时,满足其雨季防汛行洪和旱季观赏休闲的双重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城市海绵体的重要作用; 与其他相关处理技术如人工浅流湿地、坡地跌水等灵活无缝组合;兼用湖河物理治理手段如疏浚、清淤、截污等;配套园林绿化、河边步道、夜景照明等风景园林设施,实现综合治理目的,使被污染湖河水体,恢复自净能力,将之打造成当地靓丽风景,为人们日常娱乐休闲提供良好场所; 可用于河湖生态修复,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初期雨水的治理;天然水环境污染应急处理;景观水体自净保持处理;乡镇及农村污水连片整治工程。 (5)工程案例: 沧州市石碑河(中捷段)河水生态治理工程 四、纯氧+分散射流式曝气工艺技术 (1)工艺流程: 被污染河湖及黑臭等水体→纯氧配套分散式射流装置→可配合高效理化泥水分离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水质合格 (2)技术说明 分子筛纯氧与我司专利产品分散式射流装置相结合,即发挥纯氧的高效充氧作用,同时分散式射流可产生效率叠加作用,将泥水气三相溶合的混合相迅速分布于所治理水域中。 (3)技术特点: (*)纯氧与分散式射流叠加协同作用高,充氧动力效率倍增; (*)三相溶合的活性微生物扩散迅速,水域治理见效快,服务面积更大; (*)分散式射流装置布置灵活简单,安装方便迅速; (*)水体中布设不受地形地势限制,适应性强。 (4)适用范围: (*)乡镇及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景区及流域小型污水点源污染治理; (*)河湖等被污染水体及黑臭水体治理; 五、纯氧+微纳米气泡分散式曝气 (1)工艺流程 被污染河湖及黑臭等水体→纯氧+微纳米气泡分散式曝气装置→可配合高效理化泥水分离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水质合格 (2)技术说明 气泡的大小与曝气效率成正比,在相同的曝气强度下,微纳米气泡更有效率,微纳米曝气对污染物指标降解效率要明显高于底部曝气,而将纯氧制成微纳米气泡,不仅大大提升整体的充氧动力效率,也使暂未溶解的纯氧以微纳米气泡的形式长期停留在水中,比普通的空气微纳米技术更具净化优势。 (3)技术特点 该技术整合了纯氧与微纳米气泡技术的优点,有以下特点: (*)设备简单灵活,只需要分子筛制氧机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分散装置;且装置本身占地很小; (*)充氧动力效率高,动力消耗低,整体电力消耗大幅降低,特别适合大水域治理; (*)治理效果好,净化效果持续时间长。产生的微纳米纯氧气泡可长期停留水中并不断扩散,不仅可以适用于大水域面积,且能较长时间地保持治理效果。 (4)适用范围 (*)乡镇及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景区及流域小型污水点源污染治理; (*)河湖等被污染水体及黑臭水体治理;
2019-03-26
查看详情 -
垃圾填埋场渗沥液通用处理技术 技术说明: 采用DTRO工艺取代RO反渗透工艺,具有更好出水水质,更高的回收率(能达到83%),更好的抗污染能力,能适应更恶劣的进水水质。不足点是较RO工艺投资和运行能耗高。垃圾填埋场渗沥液通用处理技术技术说明: ①预处理单元调节池主要功能是调节水质水量及沉砂。 ②生化处理单元两级硝化反硝化去除渗沥液中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同时,脱除水中的氨氮和总氮,与之配套的MBR超滤单元既能为后续工艺提供优质生化出水,同时也可提升整个生化系统总生物浓度,使生化系统更稳定,更耐污染负荷和有毒物质。 ③深度处理单元后续纳滤、反渗透工艺保证出水达标排放。技术特点: ①适用于新建、老旧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 ②两级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好; ③MBR超滤工艺使混合液污泥浓度更高,生化系统更稳定; ④采用海星型OS3000生物处理器,曝气效率高,不堵塞,灵活可控; ⑤纳滤、反渗透系统保证最后出水稳定达标排放。适用范围:新建、老龄化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老旧渗沥液处理站升级改造工程案例:(1)德化高内坑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2)汕头雷打石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3)南澳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4)唐山尖子沽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改造工程(5)黄骅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6)商河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渗滤液处理工程2.二级反硝化+二级硝化+MBR(内外置)+两级DTRO 工艺流程(见右图): 垃圾渗滤液具有有机物、重金属、氨氮等污染浓度高,水质变化大,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特点。1.二级反硝化+二级硝化+MBR(内外置)+纳滤+RO工艺 工艺流程(见右图)技术特点: ①能应对成分复杂的水质状况,可适用新建、老旧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②设置两级硝化反硝化,充分保证了脱氮效果; ③MBR超滤工艺使混合液污泥浓度更高,生化系统更稳定; ④采用海星型OS3000生物处理器,曝气效率高,不堵塞,灵活可控; ⑤DTRO膜处理系统出水水质更优。 适用范围: 新建、老龄化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老旧渗沥液处理站升级改造工程案例:(1)商河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渗滤液处理工程(2)德化高内坑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
2019-03-26
查看详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